欢迎进入湖北红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网站!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对节知识
联系方式

湖北红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
 咨询热线:18671997666
                   13986966736
 联系人:卢经理
 邮箱:1270753919@qq.com

对节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对节知识

论向上式盆景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日期:2017-10-24 19:58:20 人气:13

在多年的盆景创作中,笔者摸索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创作理念和相应的造型形式。这种造型形式的本质特点为:树的顶部枝条不是模仿天然老树作“短缩”似的结顶,而是按树势的方向,作夸张式地伸展(图1)。其整体形象特征为:长而不弱,健而不硕,疏朗劲强,生气勃勃(图2)。因它承载着“向上”之精神,且树势的取势方向也往往向上,故名“向上式盆景”。

向上式盆景的创作理念包含艺术精神、审美取向、造型特征、选用材料四个层面。以下取其要点,逐而论之。

一用传统美学思想,彰显公民意识。

中国传统美学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之上的,它认为:人与万物虽然形体各异,但体异性通,都有生命,都充盈着生命活力,这些生命活力蕴含着人生及生命的意义。艺术中表现山水树石,就是通过山水树石与作者有着“体异性通”的生命活力来彰显人生或生命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追求意境。

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生命活力和生命意义具体内容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在封建社会,由于臣民身份,作为文人的艺术家们不是国家的主人,不能从人性出发追求自身幸福,不能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他们只能以臣民心态通过艰难的身心修炼让自己超凡入“圣”,努力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境界——要么以“兼济天下”的情怀,强调个人牺牲精神,艺术创作中以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作为生命活力,将皇权所设定的公德作为人生或生命的意义;要么逃离社会“独善其身”,遁入精神的金字塔,艺术创作中以一种超越凡俗的逸气作为生命活力,将纯精神上的逍遥自在作为人生或生命的意义。

今天,我们不是臣民而是公民。共和国体制让我们成为国家的主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国策让每个人都可以从人性出发追求自身幸福。民主与法治将追求个人幸福与为他人谋幸福统一起来。当然,这些的实现还要求我们必需具备人格独立、精神自由、责任担当等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意识。 向上式盆景就是要以树石与公民意识有着体异性通的,来自于生命原本的、内在的、求生存求发展的生气作为生命活力,将生命的自由愉悦及群体的和谐共荣作为人生或生命的意义。并以此来彰显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公民身份相匹配的意识——公民意识。

二用意象思维方法,追求向上精神。

在审美取向中,以生气为特征的公民意识会转化成一种理性、健康、和谐的向上精神。

这里的意象思维是指作者通过记忆和想象,将对树石与向上精神两者“体异性通”的形态、意蕴、感觉、感悟、理解等融合起来以后,在脑海中产生出意象(新形象)的思维方法。它一方面会以树木生物学上求生存求发展的生命本性为基础,发现、选择、强化能从哲学的生命意识上揭示向上精神本质的树木形态,另一方面又会以自己心目中由“生活沉积”而形成的向上精神“应该的样子”来调整这种形态,使向上精神的虚拟性融合于树石客观外形的真实性之中,从而产生出蕴含有向上精神的意象。这种意象不仅具有树石生命的样态美,更有意义的是它具有了一种生气 ,一种深层次的生命功能和生命意义之美。

意象所蕴含的向上精神主要体现在它的三个特征上。

一是节奏明快。主要是单个的枝具有明显的起伏轮廓,枝与枝(含各部分)之间具有相似性、重复性,且上下间隔距离较大,整体上有较强的趋向性、方向感。

二是气韵爽朗。气韵是一种“内外兼备”的美,强调的是形象内在生命力的强大,正如中国武术大师的艺术形象不强调膀大腰圆,而强调刚毅劲强一样,意象不强调根肥干粗,而强调根干的遒劲坚韧,枝条的畅达舒展,同时还强调整体的起承转合、一脉贯通。

三是形体变异。对树木的天然样态而言,意象的形象简约而夸张,有些变异,总是处在“似与不似之间”。正是变异后的“不似”,更多地蕴含着向上精神,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想象和感悟。

意象是作品的“原稿”,其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往往会以今天的视角来重新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庄子的逍遥、屈子的求索,以及晋魏的风骨、汉唐的气象等等。 

三用“求古扬新”原则,塑造特定形象。

在掌握了多种造型方法和原理,同时又能挣脱这些方法和原理对自己束缚的基础上,将盆景造型回归到创作的起始元点——师法造化,师法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形态。这时,在心中向上精神的作用下,人会发现自然造化中的树木,不论是小树还是大树,甚至有些北方的古柏(图3),其新枝总是蓬勃向上的,它们最突出地显露着树木原本的生气;还会发现古树的根和干总是折叠扭转、疤痕嶙峋的,它们最集中地表现着树木顽强坚韧的品格。正是如此,才造就了千万树林的和谐共融。这些,既是树木生命的本性,也是哲学层面上生命“向上精神”的本质显现。

“求古扬新”的造型原则,就是要突出树木中这些“古”和“新”的形式构成特征,强调“长而不弱,健而不硕,疏朗劲强,生气勃勃”。在实施过程中,是将这个原则贯彻于由具体作品题材和立意在脑海中所形成的意象之中,再灵活地应用各种形式美法则和制作方法,塑造出既生机勃勃又恰如其分地吻合作品题材或表现作品立意的特定的唯一的盆景形象。

在贯彻“求古扬新”原则时,应处理好如下五个关系。

一是形与意的关系。应充分尊重树石形式美的独立性,只有树石拥有了形式美感,盆景的“意”才能生动鲜活,才能称之为艺术品。否则,会让作品沦为某种“意”的图解,甚至是说教。当然,要强化的形式美也应是与“意”有着“体异性通”性质的形式美。

二是“古”与“老”的关系。树木的“古”和“老”都是树木生长时间长久后的结果。虽然它们总是同时存在,相互包含,但严格说来“古”侧重于时空的“远”,有种脱俗和永恒的神秘敬畏之美,而“老”更侧重于一种进入生命末期的苍凉。如树身的扭曲疤痕就偏重于“古”,树冠枝条的短缩就偏重于“老”。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应求“古”而避“老”。

三是线与面的关系。线与新枝的形态相近,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更能表现树形的生气,也是中国传统构图的主要手法。面与老树树冠的形态相近,不易表现树形的生气。造型应尽量以线为主以面为辅。

四是实物与画面的关系。虽然盆景追求画一样的意境,传媒中盆景也多以画面的形式出现,但盆景载体毕竟是实物,更接近雕塑。因此,在造型中要特别重视实物之美——活体雕塑之美!遇实物美与画面美发生矛盾时,应重视实物美而兼顾画面美。如图2,从画面上看有些零乱,但看实物时却很美,这是因为画面只有二维空间,而实物的美存在于三维空间之中,这从图2的侧面照片(图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五是树形与配件的关系。树形是造型的主体,配件是这个主体中的“点睛”之物。因而树形和配件要在作品题材和立意的统筹下相得益彰,不要不顾树形只用配件来点题立意。

四用人工苗作材料,实现创作自由。

下山桩具有独特的天趣,用它作盆景材料固然很好,但其局限性我们无法回避:首先找好树桩会挤占大量的创作时间,其次是花费不菲的财力人力,最后也是最大的问题——山上树桩已近挖完!(且不说破坏生态环境与法与理相悖)我们已经很难,甚至无法找到想要的树桩,失去可持续创作的基础。这些极大地限制了创作的自由。

向上式盆景主张选用人工苗木作材料,可以打破这种局限,实现创作的自由。这主要取决于向上式盆景追求的不是野气、霸气、贵气,而是生气,形式美感不是根大干粗,稀有奇特,而是气韵劲强,用人工苗作材料恰好符合这些特征,完全可以达到理想效果。同时,用人工苗木创作的盆景是在人的控制之下“生长”出来的,从选材到成型的全过程都由作者掌控,可以自由地操作,自由地发挥,自由地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用人工苗木作材料的创作方法是:先按脑海中的特定意象找到相应的石和苗,也可先有了喜欢的石和苗,再形成特定意象;然后经过“三定”培育,即定位(用1-3年时间让苗木“长定”在石头相应的位置)、定势(用2-4年时间培育出决定树势的主干和主枝并长粗长壮)、定型(用4-6年时间培养出侧枝小枝)。如顺利,加上局部调整的时间,小型盆景用10年就可基本成型,这与用下山桩制作盆景的时间相差无几。

操作中要注重两点,一是树尽量与石配成景,二是根、干、枝的蟠扎固定要尽量在它们幼小时进。这样,成型后的作品不仅更具有中国盆景特色的“景”,而且树石的形式美感也少有人工痕迹,有如下山桩一样的天趣。

      就是以“独立精神”在脑海中形成的意象所创作的树石盆景,题名《独立者》,目前雏形已成。再如图6图7,就是用了4年时间经过定位和定势的培养,现美态已现。

上述四个层面中往往会被忽视但又起核心作用的是艺术精神,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后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正是艺术精神的突破和时代性,才使得向上式盆景具有一种时代的新意!但这个新意还太弱小,还有一个自身成长和普遍认同的过程,再加上它的创作理念先于创作实践,作品还没真正成熟,特别是用人工苗木创作的盆景还没成型,因而其路仍修远,还需反复历练,上下求索!

湖北红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主营对节白蜡大树对节白蜡盆景对节白蜡占地树对节白蜡下山桩,其他精品景观树及景观石,并致力于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假山的设计、施工、养护,根雕、根艺加工、销售。咨询热线:13986966736

相关文章